作者:最美人間四月天 時間:2019-09-21 10:14 閱讀:13206 標簽: 編織故事 編織心情 編織生活
我的母親,寫下這個標題,心緒難平,之所以我的編織故事要寫我的母親,一是恰逢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70華誕,值得慶祝;二是我的編織人生從啟蒙開始就一直得益于媽媽的引領,所以回憶我的編織故事自然要從我的母親談起。
我的媽媽是個酷愛手工的人,媽媽年輕我們還小的時候,家里經濟不寬裕,那時家里還沒有縫紉機,我們穿的衣服都是媽媽一針一線縫制,記憶中我們睡覺前看到媽媽在縫衣,睡覺醒來一看媽媽還在縫,當時都會驚訝的說媽媽不睡覺嗎?后來家里有了縫紉機做衣服的速度快了很多,但是毛衣也還是得一針針織,一家五口人四季的衣服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在七八十年代,與其說是愛手工不如說是為了省錢,買快布自己做衣比買成衣便宜許多,買毛線回來自己織衣更比買毛衣省許多錢,對于一個需要精打細算過日子的主婦來說,那可不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呀。
我們漸漸長大后,每每看到媽媽拿起毛衣針我就很想自己試試,后來媽媽找了兩根針一小團廢舊線,我開始織了拆、拆了織,終于有一個暑假媽媽給了我針和線,讓我給自己織條毛褲,那個興奮勁四十多年后的今天還清晰記得:媽媽起好頭,我就負責上下針的織,需要加針減針等各種有技術難度的部分就交給媽媽,就這樣一個假期織完了一條腿,開學后一方面是說要學習了,另外我的熱情也消褪了,最后還是媽媽幫我完成了整條褲子。
再后來我們一個個離家求學,衣服都是買成衣,毛衣也有許多開始買,但是媽媽依然保持著織毛衣的習慣,而我結婚生子后離開北方媽媽生活的城市,來到了南國深圳,見到媽媽的天數很少很少了,直到我的孩子讀高中,我又重新撿起了手工愛好。
這之后每次和媽媽通話我們倆聊的最歡的就是編織交流,記得有個花樣叫阿爾巴尼克針,在網絡沒有這樣發達沒有度娘可問,沒有視頻可看的時候,每次我想織這花卻又忘了如何織,都是媽媽用語言描述教會我;特別是到了后來媽媽身體狀況越來越不如人意,早起從床上把媽媽抱到沙發上,而只能半躺半靠著依賴沙發支撐住身體的媽媽依然完成了可愛的瓢蟲包包、熱情洋溢的圣誕球、栩栩如生的金魚等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周,媽媽還讓我幫她買回幾對玩偶眼晴,媽媽用她的一生踐行了生命不息手工不止。
媽媽離開我已有三年多了,但是媽媽對手工的熱愛完全由我承接了,這個愛好簡單而純粹,做著手工時內心平和安靜,看看織物在手中增加很有滿足感,作品完成時飽受夸獎更是滿滿的成就感。
做為織女我是幸福的。感謝媽媽給了我寶貴的人生財富。
原文:我的母親